顺治通宝一厘:一枚卖 12 万的清初古钱,藏着 300 年前币制改革智慧
康熙初年的某个清晨,北京崇文门税关前,数十名工匠正将成箱的铜钱投入熔炉,火焰吞没的不仅是青铜铸币,更差点让一段影响中国货币史的重要改革被遗忘。这些被销毁的 "顺治通宝一厘" 钱,如今竟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 ——2025->5 年 8 月,一枚山东局试铸的 "东上
康熙初年的某个清晨,北京崇文门税关前,数十名工匠正将成箱的铜钱投入熔炉,火焰吞没的不仅是青铜铸币,更差点让一段影响中国货币史的重要改革被遗忘。这些被销毁的 "顺治通宝一厘" 钱,如今竟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 ——2025->5 年 8 月,一枚山东局试铸的 "东上
吴兴祚(1632年—1697年),字伯成,号留村,出生于浙江山阴(今绍兴),是清朝初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。他的生平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时期,从地方官员逐步升迁至两广总督,最终在军中去世,展现了他卓越的治理才能和深厚的军事智慧。
本文以康熙三十年(1691)《台湾纪略》“华鄂堂集本”为文本,指出该书各类版本的形成原因与流通过程,并探究“华鄂堂集本”文字内容与附图之间的关系与意义。《台湾纪略》的版本种类多样繁杂,目前流行的版本源自“说铃本”。“说铃本”的流行是因为吴震方的编纂、出版和销售